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书画艺术 » 书画名家 » 正文
 

“????”????????——???

发布时间: 2014-06-0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未知   浏览次数:
摘要: ??????????????????????????????????????????????????????????????????????????????????????????????????????????????????????????????????????——“????”???????????????????????????????????????????????????????????????????????????????? ...

 主持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河南地处中原,是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古今交汇,文化厚重。《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把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在此背景之下,新浪河南实施推出首个文化专栏网络节目——“随风吟艺”书画名家系列访谈,宣传推广传统文化。我们将定期邀请到国内翡翠价格著名的书画家参与,对名家名作进行宣传和赏析。我们今天请到的是杭州西冷书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沈明权

  首先,请大家跟随我们了解一下沈明权先生的简历。

  沈明权,1947年生于杭州。自小喜音乐,舞箫弄笛数十年而孜孜不倦。曾拜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先生为师,为其最后一个入室弟子,深受先生的教诲。后来突破了曾有“小陆俨少”之称的陆派山水风格,逐步形成了风格独特、令人耳目一新的沈家山水,为海内外同行和收藏界所关注和喜爱。编著有《沈明权画集1-2》、《沈明权书法选》、《陆俨少画语录》、《中国历代名家图谱》等多种书籍。现为杭州西冷书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杭州市美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主持人:您好,沈先生,欢迎来参加我们的“随风吟艺”书画名家系列访谈节目。现在都市当中,高楼林立,充满着钢筋水泥,如果我们想看到这种竹影婆娑,想听到竹韵悠扬是越来越难了。不过,在沈先生的竹韵斋草堂却能感受到悠远的竹韵。很多到过的朋友都会总结说,竹韵斋草堂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翰墨馨香,师友同道的题赠特别多;二是满堂红木,说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红木谜,是不是?

  沈明权:也谈不上是红木谜,只是我喜欢而已。

  主持人:在这里,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竹韵斋草堂的情况呢?

  沈明权:其实,当时我想竹韵斋草堂这个名称,主要是有这个含义:因为我以前吹笛子,是赵松庭的学生,笛子是竹子做的,后来我拜陆俨少先生为师,然后画画的毛笔基本上也是竹子做的。首先这个竹子是一模一样的,韵味是因为吹笛子本身很讲究韵味,而画画也是讲究韵味的,这个是相通的。当时我题这个斋名的时候,我请陆老题,陆老就问我,我给他解释,他非常赞赏,也很高兴地就题了这个竹韵斋名。其实,在我的工作室里面,没有一根草,没有一根竹。

  主持人:不是有一根笛子吗?

  沈明权:对,笛子是我挂着的,但是朋友进来也好,客人进来也好,都是感觉到里面的书香味很重,韵味很重。因为我们竹韵斋不能顾名思义去造一个茅草房,这太表面了。我们是内在的东西,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很讲究内在的东西。现在我们在都市里面不可能让你种毛竹,我是在三楼,怎么可能让你种毛竹?所以它讲究的就是韵味,画家取一个斋名就是看他的内在修养,这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其实从沈老师命名的竹韵斋草堂,我们不难感受到这种远离尘嚣、淡泊明志的一些感觉。沈先生,在竹韵斋草堂,您还存放着刚才跟各位网友说的,江南笛王赵松庭送给您亲手制作的一支竹笛。了解您的人可能都知道,您自小喜欢音乐,随江南笛王赵松庭学笛,随后又拜中国现代著名山水画大师陆俨少为师,深受先生教诲。像沈先生这样学笛而求技笛王,学画而拜大师,您认为品笛弄萧和挥笔作画有没有相通之处?

  沈明权:古人说琴棋书画一脉相通。以前的文人不是单一的,画画就会画画,他对书画、文章、音乐一定通的。因为这个都属于艺术的范畴。一个人艺术的高低,一定有旁通的东西,你不能单一的。说得不好听的话,单一的画家,其它什么都不懂,最后只是沦为一个画匠而已,谈不上“家”,所以艺术相通。比如下棋我也会下,但是我不精,我精的主要是音乐、美术,是中国山水画。当时我老师在的时候,陆老也跟我讲,他说这个是你的先天条件,非常好,因为这个不是放点音乐听听而已,你要自己研究。我自己以前也做国学,应该说当时我在这方面的造诣还是不低的,在国内还是有一定名气的。

  主持人:音乐确实可以影响到书画的一些创作。刚才我们提到沈老师的经历当中,有两位特别重要的老师,一位是赵松庭先生,一位是陆俨少先生。您给我们讲一下,您的艺术之路和两位大师的因缘吧!

  沈明权:因缘这个事很怪,当时是文化大革命,我8岁就开始喜欢吹笛,但是没有得到名师指点,自己摸索很累,走不上正道。后来真是有缘,那时候赵松庭先生是得到周恩来亲自褒奖的一位笛王,但是当时文化大革命,他再亲自褒奖,也得关在牛棚里。关在牛棚的时候没人去看他,那时候我们去看他了。一个人处于低谷的时候,是很希望有人去看他,特别是我们后辈吹笛子的人,去请教他,拜他为师,他非常高兴。后来他出来以后,他亲自做了一个笛子,上面刻着我的名字,送给我做纪念。虽然现在我不吹了,他也早就过世了,但是这个纪念还是留着。

  我跟陆俨少先生的相识也很怪。八十年代初,陆老受聘于中国美术学院,那个时候叫浙江美术学院,做教授。他跟师母两人来的时候,人生路不熟,子女也不在身边,很多方面都很不方便。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陆俨少先生的大名,看过他展览的作品,我非常惊喜,怎么世界上还有画得那么好的画呢?后来有幸他把我带进去。因为我会讲上海话,我从小在上海生活过、读过书,所以我上海话讲得很流利。老先生一看你会讲上海话,因为他自己是上海人,就觉得非常亲切。后来他看我悟性比较高,就跟我聊天,聊中国古代文学。因为老先生学问很高,聊古代文学,他一听你什么都看过,而且还懂点,他非常看中这一点,后来他亲自说,你跟我学画。其实,平心讲那时候我学画年纪也不小了,我还不相信,我说我学不来的,这么大的年纪还学得会吗?因为在我的概念里应该都是八九岁开始学的。他说错,他举了很多例子,像黄公望,你们现在都知道,他在50岁以前是一个做小官的,他的官位相当于现在一个县里面的公安局长,他50岁以后退出政界,住在富春山,开始画画,到70岁以后创作出这么伟大的传世的《富春山居图》来。他就给我讲,学技法不难,前期的修养很重要,他说我发现你的修养很高,为什么?第一像你这个年龄的人看过那么多的古典文学,不仅懂还理解;第二个是你懂英文,这是两个先决条件必备的,就要看你勤奋不勤奋,这样就拜师了。那时候拜师也就是在他的家里跪下来磕三个头,师母也在,就完了,那时候真的很穷,也买不起什么东西给老师,

  主持人:就这样结下不解之缘了?

  沈明权:后来我每天都去。

  主持人:其实我觉得沈老师拜师的过程也和自己辛勤的努力、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这样大师才会慧眼识到您。

  陆俨少先生是当代中国画坛卓然巧手的文人画家,也是一位公认的中国文人画最后的一位大师。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和艺术性,决定了文人画家在学问、才情、思想、绘画技巧上都要有很高的造诣。我觉得这个要求真的非常高,而且我们觉得还应该有较高的人品。您认为陆老在这方面对您有什么样的影响?

  沈明权:影响太大了,因为我跟在他身边有数十年。那个时候我在文化局工作,文化局对我也很支持,他们让我每天上午不用去上班,到陆老师那里学,所以我每天早上到他那里去,随时接触他的为人也好,学问也好,那是没得说的。因为中国画最高境界就是文人画,这在历史上都是肯定的,不是说文化人画画就叫文人画,那也错,他一定有一定的模式。你不但要懂文学、哲学,而且你要把它溶化为自己的东西,它是总体的一个结合,但是更重要的是人品的修为。所以一个人的修养是很重要的。陆老总是给我讲,画山水的人肚量要大,肚量要大才能画出大山水来,能够把心中之山画出来,画出来让人家看着有很强烈的感受。后来我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琢磨,我觉得画画的人最高境界就是画自己心中所想的东西,自己画自己心中的山。因为历史上已经证明,简单的例子,黄山谁都去过,远的我们不讲,就讲近的,从清到民国的八大、石涛,到现在陆俨少李可染都去过黄山,但是他们画出来的黄山每个人都不一样。你再去和黄山比都不一样的。他们认为我心中的黄山就是这样的,其实是画自己的修养,黄山只不过是个借题而已,他认为他的黄山就是那样,其实都是在画自己。所以为什么现在中国的美术市场都肯定他们的地位?就是他们画这个画到最高境界。其实艺术的最高境界珠宝价格就是画自己心中所想的、所追求的,不然都是表面的。

  主持人:感同身受的一些东西可能更会打动人一些。沈老师,您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成为陆俨少先生的入室弟子,到了九十年代,一手陆家山水几乎可以说乱真了,应该说这一招鲜可以是吃遍天下的,但是您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做了一次蜕变,成功地从陆家山水中突围而出,形成风格独特、令人耳目一新的沈家山水。您能不能给我们大家谈一下您这个跨越的心路历程?

  沈明权:其实这个跨越也不像外界讲的是蜕变,因为中国画家是没有蜕变的,好像过一个晚上就变掉了,永远不可能的。这个是投机取巧,耍点小聪明。这个变化其实有一种内在的东西,它是积累起来的变化。那个时候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学陆老的东西不能说乱真,但是当时当地的报纸也称我为“小陆俨少”。但是老师也跟我讲,你不要学的太像了。他讲我太像的意思就是怕我以后跳不出来,没有创新。因为老师的艺术成就越高,学生学他就很不容易挣脱出来,是很难跳出来,他怕我做不到。其实我心里很有底,我觉得我学就要学得像,为什么?古人有句话讲,“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老虎洞门口走走,你是抓不住小老虎的,你只有进老虎洞你才能抓住小老虎,抓住小老虎又能退出来,这是你的伟大,你的本事。你出不来就被老虎吃掉了,这就要看你的才气、天赋。如果我真是这样一个天赋,我也没办法了,那就认命了。但是我相信我不是这样,我自己很自信。第二,当时如果我纯粹为了要生活,就是通过画画卖钱,我就是画画落魄了,我也够生活了,吃喝永远不愁。但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定要创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创自己的风格。这个创就是通过不断的写生体会生活,不断的看书、学习,锻炼自己的技法。古人的技法你学了以后,还要琢磨自己新的技法,这个是比较难的。讲到虚的话,就是天赋,可能我在这方面还有一点小天赋。

  主持人:画画不是靠简单的临摹别人的画,一定要画出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感触、自己的想法,它才是一幅活灵活现的山水画。因为沈老师从事国画艺术创作很长时间了,而且现在从事国画艺术创作的人特别多,可以说也是风格各有千秋,您觉得您的作品特色在哪儿?您的创作思路是什么?

  沈明权:我觉得一个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就是创作他所追求的。因为我也看过很多的书,很多古典文学,最后我比较欣赏和追求、模仿的还是陶渊明的东西,陶渊明的思想是田园风味,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我的性格、品位也不是一个做官的料。作为陶渊明的思想风格,它的田园风格不是说故意逃避。按照我们现在的讲法,我现在画的山水和别人都不一样,因为我喜欢恬静、安宁,我画的东西都是富春江这一代的,因为我从小就在这儿玩,我太熟悉了,从小就在这儿爬上爬下,玩来玩去,太了解了,这种感受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正好我自己又吸收古人的东西,变相创造了自己的技法。冯其庸先生在国内他名气很大,原来是红楼梦研究会会长,冯老到我这里来,他看了很兴奋,包括程十发给我题的字也很简单,就是“仙境写意人”。他认为我画的画就像仙境一样。我说我想追求的也希望能在这里生存,按照现在胡锦涛总书记讲的叫做和谐社会,不要有纷争,不要有利益的争夺。如果大家都处在这里面生活,人都能够平和、长寿、生活安定,这是我们所要营造的社会,只不过我是用这个来表达而已。因为现在的社会浮躁比较多一些,我希望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山水,让人们看了以后都能得到安慰。最通俗的讲,比如你家里挂了我的一幅画,你工作繁忙的时候,累的时候,你就是在单位里和同事吵架,回到家里沙发上一躺,一看这张画,心会平静,这是最大的效果。

  主持人:刚才和沈先生谈这么多,很多人都说沈先生有《桃花源记》的癖好,因为他读的书很多,但是对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特别钟爱,陶渊明田园思想所表达出来的山明水秀、一尘不染,还有刚才沈先生说的那个恬静、净雅、清新、淡润,没有尘俗繁嚣的感觉,远离世俗浮躁的一些感觉,我觉得这也是您的画作着力表现的一种境界。但是很多人都想知道,这是您画里想表达的一种境界还是您人生的一种生活态度呢?陶渊明的画对您的创作有怎样的启迪?

  沈明权:我觉得这就是我对人生的态度,到我们这样程度的人就是画如其人,我的追求就是这样。其实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对什么事情看得无所谓,就像杨坤唱的歌一样《无所谓》,真的很淡泊。一个人不能把金钱、名利、地位看得太重,但是你又不可以没有,你的追求是要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让人家了解你,了解你的人多了以后你也就有名了,没有人了解你你就没名。这个了解可以通过很多的手段,我不想通过这么多的手段,因为我追求的生活就是这个生活。我为什么喜欢陶渊明呢?虽然我和陶渊明有一定区分,他是想做大官,但是人家不让他做大官,所以他有一句话“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折腰就是一个小官而已。我在以前的小散文写到,我说不为五斗米折腰,那五百斗米他折腰不折腰?他肯定折了。但是我沈明权没这个要求,五百斗米我也不会折腰,我觉得五十斗米我吃吃也够了,因为我有我自由的天地,很自由,我没有精神压力,我要追求的是陶渊明这方面的东西。他写了很多东西,特别是《桃花源记》,一种异想天开的东西,按照现在说法就叫空想共产主义。他当时希望在这个混乱的时候,在战争年代,希望老百姓安居乐业,我们也希望老百姓安居乐业。你说中国近100年历史,中国老百姓受了多少苦?军阀混战,最后来了一个抗日战争,最后国民党和共产党打,打到后来总算是国家统一了,稳定下来了,然后又经过那么多的历史运动。老百姓哪能看画?画都看不到,更不用说喝茶了。后来总算捱到邓小平改革开放,大家都慢慢过上好日子,国家也富强了,老百姓也好过了,我们也希望能一直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我现在的创作也希望人们不要为一点点小利打得头破血流,我们应该响应胡锦涛总书记讲的和谐社会,只有社会越和谐,国家才越富强。家庭也是一样,家和万事兴,家里一点点事情吵架、打架,你这个家庭永远不和的。所以我希望我的画能够给他们产生这样的效果,让他们理解这个东西,而且也是我追求的,所以我家里很和平的。

  主持人:听沈老师在跟我们讲这些的时候,很像在读一部哲学书籍,人生在世其实真的应该这样,抛弃一切凡尘,一切喧嚣,不用在意太多的东西,追求一些比较舒适、随性的一些感觉。

  现在有一些评论是这样说的,今之画者,或尾随而追风,或围观而吆喝,鱼虾混水,莫衷一是!更有狂而怪者,欲推中国画之“围墙”而倒之,欲“接轨”,欲“全球化”。沈老师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也多次到国内外讲学,您的所闻所见所想肯定也特别多,那么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您是怎么看待的?

  沈明权:我还是相信老子的一句话,因为我对老子的《道德经》研究过一段时间,最后老子归根到底就讲了四个字,那就是顺其自然。我相信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艺术发展并不是某个人固定让它往哪个方向发展的,只有顺其自然的发展。“八五新潮”,当时美术界掀起反对传统、打倒传统,这是南京几个画家搞出来的事情,当时传统文化都没戏唱了。我当时就不信这一点,因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几千年,那是可以靠你们几个小青年就可以推倒的吗?你说推倒了,可能你有这个能力,但是要不了几年还要复苏,因为中国13亿老百姓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不是你一朝一夕可以推得倒的,只有顺其自然的发展它才会更好。我认为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只会越来越发扬,没有必要故意引导这个引导那个,谁都不是救世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性的”。

  现在很多文化都是你画这个,他也画这个,最后看了之后你和他一样。艺术贵在哪儿?艺术贵在有个性。不管什么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演员也好,包括主持人,各有各的主持风格,这个就是个性,只有个性的东西,大家才会记住你。我不敢讲什么套话,如果你的主持很有个性,大家一定会记住你的,一听就知道这是哪个主持人主持的。像我们画家一样,看过一遍,不用看名字就知道这是谁画的,真正的艺术革新一定是这样的。我在这个混杂的房屋里面,真正的艺术头脑意识是很清醒的,我就会看得很准,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没有必要跟风,但是现在的画家跟风太多,我只能说才气不够。中国有九个美术学院,每年要培养那么多画家,你以为真正能培养出几个画家?这个还是浪里掏沙,沙子里淘金,最后剩下的都是金子,没有几个,还是沙泥多。所以我从来没有杞人忧天,中国文化会断层?不会的,永远会传承下去,而且只会越来越发扬光大。

  你看现在中央都在提倡这个,以前政府还不管,说你们去玩吧!现在中央意识到这一点,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遗失,因为这个是国家之根本,难道我现在都要跟西方学吗?跟西方合在一起吗?那么中国人就是老外了,我说文化可以强求,建筑可以强求,但是人强求不来,外国人还是外国人,中国人还是中国人,一看分得就是很清楚,讲到最基本的一点,所以不用那样,反正每个画家自己把握就可以了,顺其自然,该你是画家你就是画家。

  所以我从来不去劝导人家非要怎么做,非要按照你的思路去做,这跟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我有我的生活方式,我不能强求你一定要按照我的做法去做,按照我做的好像就是对的,按照你做的好像就是不对的,不是这样的。

  主持人:其实没有一个标准存在。

  沈明权:你觉得你怎么做就好,但是有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不要去害人,这是一个根本原则。所以我老师教导我,雪中送炭的事情多做做,锦上添花的事情少做做,这句话让我一辈子受用。雪中送炭,有困难需要你帮忙,你能帮得了你多帮帮,我们不求以后有回报会长寿,我们求的是心里平安,因为帮一个人的时候,帮好以后你会觉得心里很舒服的。你害一个人的时候你自己都怕,因为你害人家的时候,人家也会对付你,你晚上睡不着觉,反而还要短寿。所以锦上添花的事少做做。我老师确实也是这样的,我看过很多领导,他从来没有亲自到领导家里去,都是省市领导、中央领导到杭州他这儿来拜访,他都一视同仁,你官大官小,要画画,就送给他画,高高兴兴,就是老百姓来了,慕名来题一个字,方便,就给他题一个字。所以,老师和田玉籽料价格对我人生的教育太多了,不是像现在很多都是唯利是图,差一点点就要多少钱。你说钱要不要?确实我们也是靠这个生活的,也不是活在真空中的,说难听话,总不能到现在一家三口还住在15平米的房子里吧?也都要买房,差不多就可以了。

  主持人:真的是画如其人,沈先生的画明静、淡雅,也像他做人一样,淡泊明志,一些东西不要看得太重,看得轻一点就可以了。东坡居士“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雅兴,还有板桥先生“雅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触景生情,也成为现代很多文人墨客的一种难以企及的一种怀想。在现在非常喧嚣的现代都市当中,竹韵显得是非常的可贵,今天沈先生做客到我们新浪河南的直播间,节目最后,我们请沈先生再给我们说两句。

  沈明权:其实你让我说我还真说不来,还是那句话,顺其自然,我希望大家都顺其自然地把自己该要做的事情做好,还有就是以和为贵,不要太计较。

  主持人:顺其自然、以和为贵,这八个字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做出来却非常不容易,我们真的希望竹韵草堂竹韵常在,而沈明权先生的心灵深处也能够竹韵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