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院校教育 » 院系展播 » 正文
 

??????

发布时间: 2012-12-0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未知   浏览次数:
摘要: 1927?11?27?????????????????????????????????????????????????????????“??????”? ...

1927年11月27日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创建,培养的人才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

学院简介
  上海音乐学院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音乐学府。它的前身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于1927年11月27日共同创办的国立音乐院。编辑本段学院历史  自1949年至1984年,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长期担任院长(后为名誉院长),为学校的建设及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84年后桑桐、江明敦教授先后任院长,现任院长为许舒亚教授。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知名教授及近年来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执教于各系各专业,七十多年来,学院培养的人才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编辑本段学院概况  上海音乐学院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音乐学府,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在经典严肃音乐的创作、表演和研究方面积累了雄厚的学科基础。目前, 学院共建有11个系,  国立音乐院的创建者之一蔡元培
即:作曲指挥系、音乐学系、钢琴系、声乐系、管弦系、民族器乐系、音乐教育系、艺术管理系、音响工程系、音乐剧系、现代器乐系,涉及6个大的学科门类(作曲、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教育、艺术管理和音乐工程)、23个子学科专业方向,既包括了具有雄厚根基的传统专业,也有若干新建的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在作曲与作曲理论、音乐学这两个学科中,拥有全国最早建立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完备系统。绝大部分表演学科也都具有硕士学位授权。学院现有教职工570余名,其中专业教师250余名,正副教授100余名,在校学生1200余名。学院还拥有一个高水平的音乐研究所,一个收藏丰富的专业性音乐图书馆,一个在全国首屈一指的东方乐器博物馆,以及一个别具特色的音乐出版社。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桑秀藩   
院长:许舒亚   
常务副院长:徐孟东   
党委副书记:蔡桂其   
副院长:杨燕迪   
副院长:华天礽   
副院长:张显平   
学术研究成果  
  建院以来,学院的音乐创作和学术研究为世人所注目。脍炙人口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大合唱《幸福河》、交响曲《长征》等等均出自学院师生之手;钱仁康、桑桐、陈铭志等权威教授撰写的专著,广泛被音乐院校采用作教材;叶栋教授对敦煌唐代古乐谱的破译,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研究,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多年以来,特别是1978年后学院加强对外艺术交流,分别与美国、俄罗斯、荷兰、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等国的音乐院校建立了密切的校际联系;  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马友友召开国际音乐院校校长论坛会,派出师生访问、讲学、交流、演出并邀请外国专家来我院讲学交流;许多国际著名音乐家如斯特恩、罗斯特洛波维奇、小泽征尔、列昂?费莱舍、帕尔曼、马友友、傅聪等被该院聘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为加强艺术实践,我院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上海青年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新室内乐团、打击乐团、弦乐四重奏组、民族乐团、合唱团等六个艺术表演团体,他们以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艺术修养,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国内外的舞台上,受到音乐界的好评和观众的欢迎。为了面向全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上海音乐学院率先于198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艺术培训和考级活动,涉及弦乐、管乐、民乐、声乐和钢琴领域,考级质量及颁发的考级证书得到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认可。2002年经文化部批准,上海音乐学院成为跨省市艺术考级单位,目前已在全国17个省市开展音乐考级活动。   
  当前,全院师生正以崭新的面貌,按照“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的要求,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努力建设国际一流音乐院校,争取在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及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增强办学活力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绩,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使上海音乐学院再铸新的辉煌.副院长:廖昌永
强校排名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九十一。
教育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