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舞蹈艺术 » 民族舞蹈 » 正文
 

????????????

发布时间: 2013-04-1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未知   浏览次数:
摘要: ????????????????????????????????????????????????????????????????? ...

  藏族舞蹈特点与学跳藏族舞一:有宗教寺院、农区舞蹈、牧区舞蹈、半农区半牧区舞蹈。其中以芜姆、锅庄、弦于、果谐、堆谐、热巴等舞蹈为主。

  1.芜姆

  芜姆是藏族喇嘛教寺庙中的传统舞蹈,是一种驱疫鬼、谢神灵的面具舞蹈,芜姆有一套严格、完整的程序,表演者多为寺庙中的众僧。表演场地在寺庙内。

  芜姆的舞蹈内容是:“先是舞者装扮成众神,手持各种法器,兵器进场绕场一周,然后所扮各神分别表演。表演的舞蹈有:阎王舞,是阎王与阎后的双人舞表演;四季舞,由13人表演,其中一人领舞;骷髅舞,由4人表演;神童舞,由16人表演;以及金刚力士舞、鹿神舞、寿星舞、仙鹤舞等。最后,众神全体上场,围成几个同心的圆圈,以表演鹿舞结束。”

  芜姆的舞蹈注重腿部动作和腿部的弹跳动作。舞蹈在1000多年的发展中,已失去原来的驱鬼酬神的意义,已成为民间娱乐性的舞蹈。芜姆的伴奏乐器有法螺、唢呐、大鼓、钹、长号、铜号等。

  2.锅庄

  锅庄是一种自娱性很强的藏族舞蹈。舞者男女不限,人数不限,舞蹈时,人们列队站成半弧形,舞者有时可手牵手,有时可扶肩,随着领舞者边歌边舞。舞蹈开始时,各队先相互致礼,然后唱“见面曲”,再问答唱和,边边歌边舞。藏民们通过这一舞蹈活动,来抒发对生活的赞美之情。舞蹈动作的幅度因不同地区而略有不同,林区牧区的锅庄,多以模拟狞猎的动作为主,如鹰展翅、

  黄羊奔跑等动作。以两脆快速交替踢拾腾踏为主。中甸地区的锅庄比较安详和谐,动作秀丽安稳。锅庄舞蹈—般由慢到快,有一定的气势,有—定的技巧,人们可以尽情歌舞。

  3.弦子

  弦子是高原河谷区具有农耕文化色彩的歌舞形式.其中以”巴塘弦子”最为有名,是典型的农区歌舞形式。

  弦子表演时,有一领舞者,他边演奏藏式二弦琴,边率领人们舞蹈。舞蹈人数不限,男女分别列队,由馒到快顺时针方向边歌边舞。音乐弦律优美,歌词动听,舞蹈动作以“拖步”、“点步慢转”为主,再加之甩摆 双袖、使舞蹈轻盈秀美,并成为藏区最普遍最盛行的民间传统舞蹈形式。

  4.果谐

  作为一种自娱性民间舞蹈,果谐意为“围成圆圈跳舞”,属于农区舞蹈形式,舞者人数不限,多在田野、广场表演。果谐有两种速度;一种为慢速舞蹈;另一种为快速舞蹈。慢速舞蹈动作比较舒展、缓慢,快速舞蹈动作比较激烈奔放,并有一些技巧表演。

  表演时,男女舞者困成大圆圈,边歌边舞。歌有齐唱、轮唱、领唱、伴唱等形式。舞蹈中还夹杂一些“去去去”等呼喊,更增添舞蹈的热烈气氛。

  5.堆谐

  堆谐属于表演性的舞蹈,又称为“踢踏舞”。踢踏舞在长久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完整的舞蹈结构,并具备固定的曲调。舞蹈的每一曲调都有引子、舞蹈表演、结尾3个组成部分。舞蹈表演时,舞者先喊一声“拉索”,然后乐曲奏起,舞者在乐曲声中做比各种各样长短、轻重不同的踢踏声,最后在快速的踢踏高潮中结束。

  “堆谐”舞步的特点与一般踢踏步不向,它一般在乐曲的前半柏或重拍时拾起,在后半拍或弱拍时踢踏打点,踢踏舞步进行时,膝部一直保持松弛状态。这种踢蹈舞步是藏民独有的风格。

  6.热巴

  热巴也是表演性舞蹈、由于表演时,男舞者穿—种腰系辫穗样的流苏裙,而被人们称之为热巴。另外,这个舞蹈表演时,舞者常持手铃或手鼓,因此、又称之为“铃鼓舞”。舞蹈表演中,有歌舞、对话、快板、杂技、戴面具的小节目等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舞蹈表演形式。

  热巴的舞蹈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热巴卓”,也称”铃鼓舞”,是男子手持铜铃,女子手持带柄的扁鼓和弯形长鼓促的表演;另一种为“热巴谐”,也称“热巴弦子”,是男女舞者在悠扬悦耳的琴声中,翻飞双袖,行进旋转的抒情舞蹈。

  藏族舞蹈特点与学跳藏族舞二:拉萨、山南等其他地区的《卓谐》的鼓面小,侧系腰间,无长木柄。这种“鼓舞”形式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各寺庙壁画中就有《卓谐》的形象,在桑耶寺金成公主殿壁画《桑耶寺落成庆典图》中,也可见到它的风采和“卓本”的姿容。

  《热巴》是一种包含“民间歌舞”“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的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流传在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工部地区和云南、四川省藏族聚居地区,是过去流浪艺人以此卖艺为生的杂艺歌舞节目。而《热巴卓》,则是一种由男女艺人共同表演的双人“铃鼓舞”,现在,人们所说的《热巴卓》和《热巴》,基本上都是特指其中的《铃鼓舞》而言。《铃鼓舞》是《卓》中颇具特色的一种“鼓舞”。

  除民间自娱性舞蹈外,从公元15世纪噶丹颇章王朝起,藏族开始有了专门在王宫表演的专业性歌舞。

  供藏族宫廷和上层贵族欣赏的《囊玛》,在18世纪末,八世达赖时,融入了内地乐曲和江南舞姿。舞蹈由慢速到快速两部分组成。随着时代的前进,《囊玛》经过增添和改编,现已成为表演舞蹈呈现在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