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舞蹈艺术 » 民族舞蹈 » 正文
 

?????????????????2?

发布时间: 2013-04-1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未知   浏览次数:
摘要: ??????????????????????????????????????????????????????????????????“??”?????????????????????????? ...
三、马灯舞

1、高淳大马灯 《南京文化志》记载:“高淳大马灯流行于高淳、溧阳边隅近百里之内。宋代末年便已出现。……大竹马的表演由二人完成,一人在前代马头和前身,另一人在后撑架代后身。人物以三国时期的刘备、关羽、张飞为主,还有马夫、领马等。扮演角色的人员由身材较轻小的人担任,勾画京剧脸谱,穿戴戏衣戏帽等相关道具,整支队伍令旗有二至四面,分不同颜色,伴奏乐器有大锣鼓和十番锣鼓、唢呐、长管铜制喇叭。曲牌有‘小击头’、‘四边静’、‘急急风’、‘加官头’、‘魁星点子’、‘灵官头子’等”。

现今高淳大马灯的舞蹈队伍在高淳县东坝镇,这支队伍近年来多次参加省、市、县各种重大庆典活动,还北上沈阳、大连,南下宁波、广州参加演出或竞赛,1993年曾赴沈阳比赛,获“金玫瑰”奖。

2、高淳小马灯舞 流行于高淳定埠一带。与大马灯同源,该灯舞主要由少年儿童扮演戏剧中的人物,以京剧脸谱装扮,主要饰演人物除三国时的人物外还有宋代杨六郎、佘太君、焦赞、孟良,还有魁星、马头子、小旗头(龙套)等,小马灯的特点是小巧玲珑,活泼可爱。小马灯舞演前有“点火”的祭神仪式,整个动作以碎步、小搓步、小跳步、扭腰转身为主,表现小马的欢腾活泼,音乐伴奏以锣鼓为主。

3、溧水马灯舞 流传于溧水县明觉镇东泉行政村前堡自然村一带,约在清代末年由今前堡村诸姓的祖先自山东省诸城带入溧水。溧水马灯的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与高淳大马灯大致相同。《文化纵横》(2002第1期)中《溧水马灯》一文记载:“正月初二出会,点铳放炮,锣鼓喧天。选择一个比较空旷的场地,由火流星打场,边跳边舞,动作有‘童子拜观音’、‘玩扁担’、‘双夹花’、‘打跨马’、‘老虎洗脸’、‘背流星’等。随后,杀气腾腾的马灯飞奔而起,展演各种各样阵式。各阵式随场合的改变而变化莫测。跑阵完毕,马灯里的各类人物又持刀枪剑棍等兵器,开始决一雄雌,刺杀声吆喝声一片。”

4、庄头马灯 流行于江宁县横溪镇在头村一带,距今约两百多年的历史。舞蹈演出先在本村,然后到邻村表演,一般三到五天,共有五六十人参加。《南京文化志》记载:“马灯每到一户,12匹马排队进屋,3匹马一组转一圈再出来,其它表演者在外擂鼓助威。主人家须设香案接马神,祈求幸福吉祥。第二阶段在村头广场进行。8名护灯圈出一块场地,在锣鼓的伴奏下,12匹马和12个马夫在四盏排灯的指挥下表演。马灯的基本舞步为模仿奔马的步法,以布阵为主。阵势有单八卦阵、双龙起水、元宝阵、夹你阵、水波纹、五朵梅花、单八节、双八节、结顶、脱壳等,共12个。整个表演动静结合,有张有弛,颇具美感。该舞最后一天在本村演出,演出完毕,放鞭炮、出冲、收灯。道具由表演者带回各自保管,以待来年再用。”1979年春节演出后,庄头马灯至今再也没有演出过。

四、打水浒打罗汉

1、打水浒 起源于高淳阳江镇小花村,盛行于高淳县境内圩区,创作内容源于梁山英雄的传说,在演出过程中逐步形成程序化表演,至清代成为节日娱乐活动。

2、打罗汉 又名叠罗汉,盛行于阳江镇龙潭村、土埂村、新桥村以及砖墙镇洪户村一带,打罗汉采用佛教中笑口罗汉形象,多处出场,除表演外,亦作窜场嬉戏,如马戏中的小丑,动作无严格规范,即兴表演。

以上两种民间舞蹈属武术性亚舞蹈,《高淳县志》记载:“这一形式宗于少林、武当。相传系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永丰圩筑成后,由山东移民传入。原是训练拳术、棍棒、刀枪等武术,后来逐步编成集体武打套路,且夹以杂耍。各地每逢冬闲和春节,异常活跃。而丹湖、薛城、沧溪、狮树、砖墙等乡最有水平,以‘打水浒’、‘抛叉’、‘打罗汉’、‘打盾牌’等为最著。”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砖墙乡洪户村的《打罗汉》曾参加高淳县文艺调演,后又经加工,融入歌舞和配乐,编排为《水乡民兵》参加镇江地区文艺汇演,较为成功。

五、龙舞

1、长芦抬龙 又名长乐龙灯,流传于高淳的淳溪镇一带,以长芦杨家村的抬龙最负盛名。此舞相传产生于宋朝末年,当年杨家村农民杨义泰在河边垂钓时,忽遇风暴,见水面上跃起五条巨龙,便许愿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兴龙灯,事后,杨义泰根据回忆,亲自设计并指挥工匠扎成了每条长68米、直径0.7米的黄、红、白、青、黑五条龙,龙身用竹扎布缝,缀以剪画装饰,共分24节,龙头别具风采,竹篾编织,蒙以绫罗、彩纸,上面镶嵌各种飞禽走兽、花草虫鱼、古代人物群像,晚上点明烛火,千姿百态,形象逼真。盘龙时有上千人参加。按照龙的颜色着装,旗、锣、鼓、铳齐全,火把开道,灯笼分站出四门八柱,每次玩龙,观者数以万计。清末,高淳人施文熙有《灯节长乐观灯》古歌一首,可见旧貌。建国后,长芦抬龙曾表演过数次,1997年参加南京“台城杯”舞龙大赛,获“最佳造型奖”、“精神文明建设奖。”中央电视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电视台曾介绍过此龙灯。长芦抬龙以其规模巨大、龙姿雄威,称为“高淳三奇”之一。

2、栖霞龙舞 分栖霞柴龙和栖霞滚龙两种。

栖霞柴龙起源于明代。据《栖霞区志》记载:“历史上摄山江乘等地有求雨习俗,并沿袭多年,其时派身强力壮小伙,用红绸带将龙王庙龙王菩萨背下山,放在神台上,次日在神场上泥塑两条大龙,第三天拜神求雨,……直到下雨。雨后给龙王挂红、贴金,将龙送回龙王庙。主办村到各村募捐,大摆宴席,搭台唱戏,以示祝贺。”柴龙造型古朴,结构是用竹篾编制的节节圆筒,组成龙身、龙头和龙尾,内点蜡烛,舞龙者人肩一节,通体透亮,在夜幕下十分壮观。平时龙身分户保管收藏,玩龙头的挨户轮流作庄,轮到谁家做龙头,是谁家的莫大荣耀。庄家将整条龙架在门前,龙头前还供着香火,亲朋好友带着礼物前来庆贺,热闹非凡。舞龙时,若龙头家青年人不在家,家中即便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也要披挂上阵,担当起舞龙头的重任。

栖霞滚龙历史上也有流传,后一度中断。文革结束后,栖霞区文化部门组织民间艺人逐步恢复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并使之发扬和光大。他们研制了套版印制龙衣,先后为部队、工厂、学校加工制作过50余条龙,还为远在海外的华人社团制作龙舞道具。区龙舞队伍参加国家、省、市重大庆典演出活动达上百场,1998年,栖霞区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1999年,大型龙舞《钟山龙腾》,在全国龙舞大赛中一举获得中国文联颁发的我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和中华舞龙大赛金奖。2001年、2002年又分别推出民间舞蹈《群狮闹春》和《龙凤呈祥》,2004年推出的大型广场群龙舞《九龙欢腾》,由一百二十余名演员共同表演,场面壮观,使龙舞艺术进一步得到提高。

3、六合女子高跷龙舞 流传于六合地区。高跷龙舞源于民间高跷舞蹈。南京地区在六朝时就盛行踩高跷,南齐东昏侯萧宝卷嗜好“百戏”,《隋书音乐志》记录了一份南齐宫廷表演百戏的节目单,其中就有“长跷”等数十种之多。唐宋时踩高跷更为盛行,踩高跷在民间也广泛而长久地流行。明清时,高跷进入民间社火,与歌舞、戏曲等民间艺术相结合。

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合泉水乡就成立了“泉水民间高跷艺术团”。传统的高跷灯舞经过重新加工整理,形成了“新、特、奇、绝”的艺术特点,将刚健、柔美、技巧融为一体。1997年春节期间,泉水姑娘将高跷与龙舞相结合编排出高跷舞龙,被中央电视台誉为“中华一绝”。1999年获江苏省“喜迎新世纪”龙舞大赛银奖。在2003年全国民运会上获表演类项目的金奖。

4、上坊龙灯 抗战前流传于江宁县上坊镇一带。《南京文化志》记载上坊龙灯“制作精细,造型别致。表演动作主要有‘翻滚’、‘窜花’、‘卷子裹’、‘螺师结顶’等。……整个队伍由50多人组成,龙长13节,每节均有两套人马,龙头和龙尾三套人马。整个队伍由领头者、鸣锣开道者、维护秩序者、吹唢呐者、打杂耍者组成。所有人员皆上穿白衬衫,下穿红裤子,双腿系着响铃铛。每逢玩龙灯出发时,都要经过上坊石马冲,冲边有个大塘,到此都要停下,龙头要在此颠三颠,以表示龙从此起水,然后烧香叩头,回头时还要在此烧香叩头,但是去时热热闹闹,来时鸦雀无声,到家时吃糖开水和糕点,表示活动结束。”

5、丹阳龙灯 分青龙与绿龙两条,号称“日金龙”,又称“孙盖龙灯”。流传于江宁县丹阳镇一带。该舞起源于五百多年前的江宁县丹阳镇双河孙盖村。明、清及民国时期传有“龙谱”、“龙田”,村社有灯会组织。《南京文化志》记载:“每条龙约需30人,龙头重约60斤,一般选择力大身高体壮者舞龙头。并配有文舞场伴奏,火铳、旗伞衬托。每条龙伴有8朵彩云烘托,8条锤打场,配有10名儿童叠罗汉表演。演出前,龙前有数十人高举8面龙旗,6面蜈蚣旗,20多面彩旗,锣鼓、响铳及两组乐队伴奏,演出人员往往200余人,几乎全村出动。”

“丹阳滚龙灯的云、龙、镗表演各有一定的套路。龙的表演套路主要有一字长蛇阵、双龙戏水、双龙交配、双龙穿裆、雌雄相亲、单螺丝盘顶、双螺丝盘顶、双龙出水等;云的套路有十多种,分别由8个十多岁的男孩,分二人一组,穿一色古装,上场表演;舞镗(即飞叉)的种类主要有面花、单抄、蟒蛇裹臂、双抄、仙人挑担、浪子接头、蟒蛇裹腰、雪花盖顶、狮子朝天笑、乌龙摆尾、蟒蛇进洞、老鹰展翅、丹凤朝阳、烂泥摇桩等等。还有叠罗汉,有泥巴阵、小牌坊、大牌坊、空心牌坊、小元宝等姿态,共七十二套路。”

六、狮舞

1、江浦手狮 流传于江浦县永宁镇朱家营一带。每逢春节时演出。此舞始于明末清初,太平天国时期为高潮。后逐步中断。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发掘整理,成为独步当今,别具一格的广场民间特色表演。《江浦手狮》因为编排巧妙,表演精彩而荣获文化部颁发的“群星奖”和沈阳国际民间艺术节“金玫瑰奖”,该舞蹈1998年8月曾代表中国参加了匈牙利国际民间舞蹈节,是南京地区首支走出国门的民间特色演出团队。

《江浦县志》记载:“手狮骨架用竹篾扎成,然后饰以红、黄、绿色纸。建国后,经过不断改进加工,改彩纸为绸布和麻丝,再配上响铃和彩色绒球,色彩和造型更加艳丽和形象,既有乡土气息,又富丽高雅。表演时,8名孩童挥动手球,8名壮汉手舞狮子,合着传统的‘七彩锣’的鼓点,8头狮子或分或合,互相逗趣,一会儿‘二狮抢球’,一会儿‘八狮穿井’,一会儿‘群狮闹球’,一会儿‘小狮闹大狮’……两头小狮跃到两头大狮子身上,欢蹦乱跳,呈现一派欢天喜地的气氛”。

2、高台狮子 流传于溧水县乌山乡秦淮村及江宁县铜山乡曹村、沈庄一带。溧水高台狮子带有武功技巧,素有‘武狮’之称,演完一场需三个多小时,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序。《南京文化志》记载:“先打地场拜四门,狮子作揖、打滚、咬痒,作壁虎蛇等连环动作。伴舞者们则做背挞子、翻倒跟头、半截跟头、拔萝卜、田鸡倒翻、孔雀开屏等动作,以衬托舞狮的气氛。接着在由七张台子搭成四层高的戏台上,再加一条板凳,表演吃小怪、吃大怪、跳马、开荷花、搭天桥等高难动作。然后再表演前面平地上的一系列动作。舞狮人又表演二郎担山、凤凰展翅、金鸡独立等动作吸引观众”。

3、江宁高台狮子 据传源于南宋咸淳年间,曹村张家重建三朗庙时的表演活动。后经变迁,濒于失传。1957年沈庄成立了舞狮队,后得溧水县孙家圩的孙先荣的传授,增加了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如在一张桌子做的高台上表演吃小怪、吃大怪、狮子打滚、打招、麻雀走路、背肩膀等动作。后又将桌子增加到三张,在动作上又创新出蜻蜓点水、鲤鱼过坝、飞跃下山、荷花盛开等等惊险动作。江宁高台狮子是宗族世代传承,不传外姓。只有经过艺人的指导和长期实践,才能达到技艺高超。

4、陆郎狮子舞 流行于江宁县陆郎乡。陆郎狮舞形成较晚,20世纪40年代开始活动,陆郎狮子舞在村里表演有个规矩,狮子进村必须从东边第一家开始舞,到西边最后一家结束,青龙进村,北虎出村,一家也不能少,宁卯一村不卯一家,少了一家必须赔礼道歉。舞狮子的酬礼不计多少,随村户赏赐,多给多舞。舞狮子由锣鼓指挥,动作有蹦、跳、翻、滚等,遇上争强好胜的人家凑热闹,将钱物放在房子上、树上,让狮子用嘴去衔,这就需要搭人梯,难度大,于是便有了燕子出水、飞跃下山等技巧动作。

5、采茶舞 流行于南京地区茶农山区,主要有江浦汤泉采茶舞、溧水北部群力乡夏家边一带的采茶灯和江宁县采茶舞。

江浦汤泉采茶舞初以唱为主,伴以极简单的表演动作,后来形成了采茶灯的雏型,其曲调丰富多彩,抒情悦耳,舞蹈动作柔美朴实,轻松欢快,歌词通俗流畅。采茶灯表演者一男十女,女子身着彩色大衣襟褂子,腰系花裙,脚穿彩色布鞋,手执茶篮;男子肩上挑着茶担,箭衣马褂,脚蹬短筒靴,从上山采茶到下山挑茶,边歌边舞,显示“灯中有戏,戏中有灯”的特点。

溧水采茶灯是一种民间灯舞,参加表演者百余人,有乐队和伴唱。舞花灯的人物中以采茶姑娘为主,还有化妆成商贾、公差、僧侣、强盗、小偷、官吏等角色,演出时人人手持各式花灯以及扇子、毛巾等道具,表演上山步、下山步、倒立行走等动作,表演形式有摆字、摆阵势,演唱的曲调有大小采茶曲、古人曲,舞蹈情节曲折,边唱边舞。

江宁采茶舞由安徽民间花鼓调演变而来,流传铜井镇一带,该舞一般作三场演出,共需八个小时,分八折,人物有茶贩子、娘子、伙计、茶店老板、车夫、船夫、挑担姑娘、采茶姑娘等,有简单故事情节,全场有说有唱,有歌有舞,人物插科打诨生动妙趣,深受人们喜爱。

七、鼓舞

1、留左大鼓 流行于六合长芦乡留左村,历史悠久,相传在隋末唐初之际,罗家军在六合屯兵数十万,分设留左、留右、留后三座大营,每次胜仗归来,百姓到军营吹吹打打表示慰问,军营则以战鼓齐鸣表示谢意。留左大营设在长芦镇留左村。2002年,长芦乡文化站组建留左大鼓艺术团,头鼓直径2.2米,高1.8米,重340公斤,二鼓二面,三鼓八面,堂鼓六面,手鼓八面,指挥鼓一面,梅花锣48面,大小铜锣16面,钹18副等,头鼓以其巨大,号称“金陵第一鼓”。留左大鼓艺术团重新编创新曲,定名《普天乐》,表演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出征战鼓”,第二部分为“得胜鼓”,第三部分为“欢乐鼓”,第四部分为“庆功鼓”。2004年5月,留左大鼓应邀参加了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巡游,10月还应邀参加了“中国西湖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的表演。

2、麻雀蹦 流传于南京江宁方山一带,又名“方山大鼓”。该舞蹈因边击鼓边舞蹈,以模仿麻雀的蹦跳为基本动作,故而得名“麻雀蹦”。旧时每年三月初十至十九日在天印山庙会演出,相传此舞由陶家庄村民为迎接农民起义军领袖闯王李自成而创作的,基本动作主要是模仿麻雀蹦跳,以欢腾雀跃象征百姓欢迎闯王。

麻雀蹦在清太平天国时经太平军战士陶正昌整理加工,形成今日的表演形式,表演者16人,锣鼓各8面,先由艺人们唱求神祈福的吉利词开场,舞蹈时,双膝始终紧贴鼓半蹲,模仿麻雀蹦跳时膝部伸屈的形态,身体上下起伏,形成该舞律动的特点。击鼓时,上身挺直略后仰,左右手交替轮臂击鼓,围鼓作上下左右前后大幅度蹦跳,动作大而有力,表演时,鼓摆成半圆形或圆形。基本鼓点有“七五三”,动作有“展翅”、“啄稻”、“亮翅”、“抱窝”等,形象生动,活泼热烈,英武矫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麻雀蹦以其独立的表演样式,多次参加省市各种鼓乐大赛和庆典演出,成为江宁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

八、骨牌灯

流传六合、江浦、栖霞一带农村。“六合南圩的骨牌灯起源于清代末年,骨牌灯的形状像骨牌而比骨牌大,制作方法是:用木条打制大约50公分高、30公分宽、20公分厚的主体框架,下面按上木柄,周围糊上纸,纸上绘上图案或剪纸,灯箱内点燃蜡烛,玩灯人跑动起来形成流动的灯彩,非常有趣。骨牌灯由民间玩骨牌活动演变来,表演形式与打骨牌相似,有32只正灯,代表32只骨牌,由一只头牌灯在前领队,串出各种队形。除头牌灯外,其它演员根据牌的名称装扮各种人物,天牌演员化妆成帝王,地牌演员化妆成妃子,人牌演员化妆成文臣,……”

九、荡湖船

又名跑旱船,唐代已流行,《太平广记》有记载,五十年代盛行,由北方传入。南京地区各地城乡都有流行,源于江南荡舟采莲的劳动。荡湖船可一条船单独表演或几条船同时表演,多在广场或行进中表演,形式为载歌载舞,唱词一般都是事先编好,内容可根据演出需要而定,在表演过程中,领唱演员还可现场发挥唱词。建国后,荡湖船的表演经常配合形势进行宣传性的演出。

荡湖船舞起初一条船由三人表演,男子扮演王妈妈(丑角),身着蓝布大襟布衫,外罩大襟马夹,头包一块包头,头上插红花,手执一把芭蕉扇,老艄公穿大襟衣裤,手执船桨,船娘由女青年扮演。船娘是主角,边舞边唱,王妈妈帮腔,插科打诨,调节演出气氛,艄公则以撑船划船为主。荡湖船动作主要有启船、行船、荡船,舞踏步以跑圆场、秧歌步为主。南京中石化二公司的荡湖船与秧歌舞、跑驴、丑角等民间舞蹈相结合,场面大,内容丰富,更显得活泼有趣,多次应邀参加省市庆典演出,深受观众喜爱。

南京民间舞蹈内容丰富,除上述外,还有高淳的跳花钵、凌云车、采菱舞、金鱼姑娘,溧水的虾子舞、犟驴舞、跳幡神、龙船,江浦的茶山会、虎灯舞、高跷舞,六合的飞钵、飞镗、解表、花鼓子、蚌舞,江宁的跌跤跤会等,还有目前盛行于城市广场的秧歌舞、扇子舞、彩绸舞、莲湘舞、花篮舞、花球舞、花棍舞等。